缅怀:超越领域的精神传承
杨振宁曾经指出:“科学家把不明白的东西搞明白,艺术家则把明白的东西让人不明白。”这句充满哲思的调侃,揭示了两种智慧共同的使命:在未知面前保持谦卑,在探索中守护人文。我的“八荒”系列,以水墨的无限性诠释老子“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的宇宙观;而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则用数学语言描绘了自然力的统一性。二者在“一与多”“有限与无限”的命题中相遇,共同指向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杨振宁对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持“绝对乐观”态度,因他相信中国已具备人才、文化传统与决心三大条件。这份信心今日正由新时代青年艺术家接续——他们以“跨文化、跨学科”的创作,回应杨振宁“艺术与科学终将在山顶重逢”的预言。杨先生的精神,激励我在传统与现代间找到平衡,让东方美学在科技时代重焕光彩。

杨振宁先生与卢禹舜及夫人王艳等合影

卢禹舜与杨振宁先生共举杯共饮

1991年卢禹舜与杨振宁先生合影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PC证B2-20192229号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