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书画网  中国书画春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08086
    广告

    他一生创造了331个成语,不愧为中国“千古文章第一人”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华夏五千年历史,自仓颉造字以来,文章便成为天下第一等大事。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一卷《史记》能通古今。千古文人,孜孜以求的,也不过是有篇千古不朽的传世文章。若论“千古文章第一人”,当属韩愈!他发起古文运动,让东汉以来承袭六百年的骈文退出历史舞台,华夏文章从此由重形式而转

    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华夏五千年历史,自仓颉造字以来,文章便成为天下第一等大事。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一卷《史记》能通古今。


    千古文人,孜孜以求的,也不过是有篇千古不朽的传世文章。


    图片


    若论“千古文章第一人”,当属韩愈


    他发起古文运让东汉以来承袭六百年的骈文退出历史舞台,


    华夏文章从此由重形式而转为重思想!


    他在文豪扎堆、神仙打架的唐宋时期,稳坐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是震古烁今的语言大师,仅凭一己之力,创造了331个成语!


    他被誉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开科举文章之典范


    纵观整个历史,无出其右者:


    《古文观止》收录韩愈文章24篇,数量高居第一,

    远多于第二名苏东坡的17篇,甚至多于整个明朝所有文人的总和;

    《经史百家杂钞》收录韩愈诗文110篇,占整部著作的七分之一;

    《古文辞类纂》收录126篇……


    图片
    韩愈书法《唐故李观墓铭》


    他胆识非凡,一介书生独闯敌营,为万民以命相搏,


    不费一兵一卒就为朝廷平定叛乱


    他勤政爱民,为百姓之福祉,上怼皇帝,下斗鳄鱼,


    让潮州江山为之改姓,赢得后世一千多年的敬仰!


    在白居易眼中韩愈有太史公司马迁的影子,


    刘禹锡直接把他当作孔子来膜拜,


    全民偶像苏东坡更是给了他空前的评价: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直至近现代,他的文章依旧闪耀着熠熠光辉,


    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码进入书城

    图片


    深深地影响了曾国藩、毛泽东等伟人,


    让他们明白文章思想之伟力,足以改变整个世界!





    01



    “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
    “一代儒宗”曾国藩顶礼膜拜的古文大家

    一代儒宗”曾国藩对韩愈的诗文情有独钟,他将《韩昌黎集》与《史记》《汉书》《庄子》并称“生平好读”的四种书。

    图片

    在曾国藩看来,韩愈的文章超越于其时代而直追于汉赋,乃至独步大唐。

    韩愈的《南海神庙碑》、《送郑尚书序》,与班固、张衡等人的汉赋相近;《祭张署文》、《平淮西碑》等篇,则与《诗经》相近。

    仅韩愈一人,就可以力抵班固、张衡、司马迁、扬雄,以至于《六经》

    曾文公有诗说“文笔昌黎百世师”还在家书《谕纪泽》之中写道:

    “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尔问叙事志传之文难于行气,是殊不然。如昌黎《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属千奇万变,不可方物,即卢夫人之铭、女挐之志,寥寥短篇,亦复雄奇崛强。尔试将此四篇熟看,则知二大二小,各极其妙矣。”

    “雄奇”是曾国藩文章追求的美学境界,也可以说是其为人的品格。

    就“雄奇”而言,他认为韩愈当属第一,也从韩愈文章中得益最多,由此可见韩愈在曾国藩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02


    毛泽东:从青年到老年,一生爱读韩昌黎

    毛泽东一生喜欢读书,他对韩愈的痴迷是从青年时代开始的。

    1913-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学习,在国文老师袁仲谦的指导下,开始钻研韩愈的文章。不仅如此,他还写了大量读书笔记。

    据湖南一师的校长周世钊回忆,毛泽东的读书笔记《讲堂录》后半部分,便是读韩愈的笔记,涉及韩愈作品《感二鸟赋》等十多篇。

    晚年毛泽东对韩愈的阅读热情不减当年。

    1965年8月,他专门要来《韩昌黎全集》阅读,据不完全统计,仅他圈阅的韩诗就达12首之多,其中手书过3首。

    毛泽东还批注说:

    “韩愈文集,为李汉编辑得全,欧阳修得之于随县,引以流传,厥功伟哉。”


    足见他对韩愈文集编纂和流传情况的熟悉。

    图片

    从青年到老年,毛泽东除研读韩愈的诗文之外,还常在政论与诗词中引用韩愈诗文: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就出自韩愈的《调张籍》;
    《反对党八股》的“行成于思”则来源于韩愈的《进学解》;
    《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出自韩愈的《原道》……


    《韩愈全集》

    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码进入书城
    图片

    1940年秋在延安时,有一次邓力群等人去接毛泽东到马列学院作报告。

    路上,毛泽东对他们说:

    “韩愈的《师说》有真知灼见的,‘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路上,你们给我介绍了很好的情况,真是‘亦先于吾,吾从而师之’,谢谢你们!然而我还要坚持一条原则,再作报告时,不搞接接送送了。”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运动动员大会上指出:

    “韩愈说:‘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所以只要是人而不愿做牛马,就要学习。”

    以上,足见毛泽东对韩愈文章的熟稔和推崇。

    而毛泽东的文章气势沛然、义理跌宕,仔细品之,其实也深得韩愈笔意,在韩愈诗文中受益颇多。



    03


    天不生我韩昌黎,文道万古如长夜!

    韩愈生于公元768年,此时正是发生“安史之乱”后的第13年,彼时的大唐王朝千疮百孔,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韩愈的童年本该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然而出生不久,母亲病逝,三岁时,父亲也与世长辞。孤苦无依的韩愈,幸得兄长韩会夫妇抚养。

    然而十二岁时,厄运再一次降临,兄长韩会也不幸去世,孤儿寡母在当地举目无亲,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于是嫂嫂郑氏带着年幼的韩愈几经辗转,最终回到故乡宣城,才算有了安身之所。

    图片

    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磨砺了韩愈坚毅的品格,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让他在之后的人生中,更多关切百姓疾苦,倾听百姓呼声,为百姓奔波谋福祉。

    得益于兄嫂的教导,韩愈从小刻苦学习,十三岁便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然而时运不济,连续三次都名落孙山,但韩愈没有放弃理想信念,终于在第四次考中进士。

    中唐时期,文风习六朝旧气,辞藻浮华,但言之无物,不知所云。韩愈认为此等文风不可助长,他主张文以载道,务去陈言

    于是,韩愈与柳宗元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发起古文运动,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韩孟诗派,让东汉以来承袭六百年的骈文退出历史舞台,华夏文章从此由重形式而转为重思想。

    韩愈以散文句法入诗,便于文人驰骋笔力,他的文字铿锵有力,曲折自如,说服力强,无所畏避,读他的文章有如与一位智者对话。

    他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为中华文脉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宋八大家之首,实至名归!



    04


    罕见善本,首次面世!

    唯一一部完整收录全部篇目的《韩愈全集》

    作为司马迁之后最大的散文家,韩愈可以说是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祭文、杂文等,无所不通,无所不精,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令人叹为观止。

    昌黎先生的文章那么多,其实要真正读懂并不容易,所以选择一部合适的注释版本尤为重要。

    近日,由十年专事古籍注译、整理的谦德书院同仁历时2年注译的《韩愈全集》(全本全译本)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面世。

    《韩愈全集》

    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码进入书城
    图片

    市面罕见,收录韩愈全部篇目。


    《韩愈全集》为韩诗诗文的总集,按体裁对韩愈一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包括古诗、律诗、杂著、书、序、碑志表状等,包括内集40卷,外集40卷。

    该书参考多个版本进行整理,层层审核编校,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是学习韩愈诗文极佳的一手资料。

    图片

    注解精炼,译文信达雅畅。


    译者以尊重原作为前提,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语句通达顺畅,引导读者感受古文之美,没有古文基础的读者阅读起来也毫无障碍。

    匠心制作,致敬一代文宗。


    采用大字号排版,版式简洁明快,原文与译文对照,木浆原色胶版纸,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长时间阅读也不会造成视觉疲劳。

    图片

    装帧典雅,极具收藏价值。


    设计古朴典雅,采用护封装帧形式,兼具收藏价值和阅读价值,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善本。



    05



    中考、高考、国考的高频考点
    成语典故、名言名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文章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水平。他的文章气势雄伟,以语言艺术精湛而著称,其名言名篇流传甚广,据统计,韩愈共创造了331个成语,流传使用至今:

    图片

    比如:

    业精于勤
    【出处】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含英咀华
    【出处】韩愈《进学解》:“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地大物博
    【出处】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

    值得一提的是,韩愈的文章常年入选中小学课本,甚至公务员国考复习资料,成为考生的必背篇目。

    《韩愈全集》

    长按图片,识别小程序码进入书城
    图片

    比如: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



    … End …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书画小艺

        xxx

        0文章
        0总阅读
          广告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