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书画网  中国书画春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08086
    广告

    赵孟頫63岁楷书大作,人书俱老,惊艳700多年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赵孟頫。这四人的楷书各有各的特点,欧阳询的欧楷在平正中见险绝,颜真卿的颜楷

    楷书,又被称为“正书”,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有了楷书的称谓,这种书体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在书法史上,将楷书写到出神入化、超凡入圣的人有四位,就是人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赵孟頫。

    这四人的楷书各有各的特点,欧阳询的欧楷在平正中见险绝,颜真卿的颜楷气势庄严雄浑,柳公权的楷书一丝不苟,一字值千金,赵孟頫的楷书华丽精到,如谪仙临凡。

    四人之中,唯赵孟頫不是唐朝的人,但是他却是唐朝之后的扛鼎书法家,凭借着“诸体皆通”的高超技艺,以及美到让人如痴如醉的书法,成为了公认的楷书大家。

    据《元史·赵孟頫传》记载:“赵孟頫,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的书法,在元朝初期算得上是独领风骚,他高举“复古旗帜”,提倡书法要回归晋唐,他本人更是对“二王”书法十分推崇。

    据赵汸《东山存稿》记载:“公(赵孟頫)初学书时,智永《千字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序》亦然。’”

    赵孟頫之所以,对智永和尚的《千字文》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么痴迷,是为了追溯东晋之风,同时也是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艺术、伦理、情操、人格的古典之美的追求。

    而且,他自己也曾在《论书》一诗中写道:“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裹鲊若能长住世,子鸾未必可惊人。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

    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王羲之的尊崇,以及他本人将复兴古法作为了一种历史责任。

    他笔下有一楷书大作,名为《寿春堂记》,此作是他在延祐三年,63岁时候所写,这幅楷书作品融合了王羲之和李邕的精髓,写得方正谨严,纵横疾速,潇洒隽秀,劲健遒媚,影响了无数后世人。

    更是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

    赵孟頫在转向“二王”风格的时候,他笔下的书法就已经是炉火纯青,而这幅《寿春堂记》就正好是赵孟頫书法大成时,所写的作品,细细观看,让人回味无穷。


    清四家之一的书法大家铁保曾评价道:“是卷胎息大令, 而兼北海之恣纵,一洗平生流媚之习,真人书俱老之境!”

    到现在已经过去了700多年,但是此作仍然惊艳着无数后人,让许多许多的书法家,视为珍宝!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