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书画网  中国书画春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08086
    广告

    书法欣赏:林散之和沙孟海的书法谁更强?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林散之和沙孟海犹如两颗璀璨夺目的巨星闪耀在当代中国书坛,令许许多多在夜幕中徘徊的“追星族”们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而把这两位书坛巨擘、艺苑宗师放在一伯极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本文拟从两位先生的身世、求师、治学、研艺、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林散之是艺术型书家沙孟海是学者型书家如果

    (七)

    林散之书风清逸静雅,神韵内敛

    沙孟海书风雄浑郁博,神采外扬


    清代桐城派主帅姚鼐将作品风格概括为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阳刚和阴柔两大类,认为具有阳刚之美的作品“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始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阴预知之美的作品“如云,如霞,如烟,如幽灵曲涧,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名而入辽阔“。如果我们以姚鼐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的理论来概括林散之和沙孟海的书法风格特征的话,公似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西方美学把美分为优美和壮美两大类型,与阴柔阳刚之说大体相似。林散之书风清逸雅致耐人寻味,宜于悬挂厅堂或书斋,供人赏品,其总体风格属于优美范畴;沙孟海书风雄强浑穆,气势夺人,适于题牌制匾,置于大场合,供人欣赏,其总体风格属于壮美范畴。林散之精于小幅立轴或条屏;沙孟海善于大幅中堂或碑牌。而二人对于楹联的书写都各具匠心。林书重韵,沙书沿势,而在保持自己风格特征的同时,又无不追求苍劲老辣、形神兼备的高妙艺术境界。




    (八)

    林散之诗、书、画三绝

    沙孟海书、印、文俱佳


    林散之与沙孟海以其精湛的艺术创造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形象丰满的立体型书家形象。让我们看一下书画界名家对他们的评价。

    赵朴初先生诗云:散翁当代称三绝,书法尤矜屋漏痕。老笔淋漓臻至善,每从实处见虚灵。


    启功先生在谈到林散之诗时写道:老人这诗,胸罗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者。发于笔下,浩浩然,随意出之。无雕章琢句之心,有得心应手之乐。


    黄宾虹先生亦说:“传吾画学者林散之也。”以上可看作对林散之先生诗、书、画的最高评价。


    再看沙孟海。除前文所引启功先生评沙老书法的文字外,再看吴昌硕、王蘧堂等人对他篆刻和著述的评价。早在1924年,吴昌硕在好友况蕙风处看见表年时期的沙孟海所刻印谱后,大加赞赏随即挥笔写道:“虚和整秀,饶有书郑清气。”后来,沙孟海去吴昌硕处请益,吴老十分高兴,提笔为之题诗:浙人不学赵叔,偏师独出殊英雄。文何陋习一荡涤,不似之似传环翁。我思投笔一鏖战,笳鼓不竟还藏峰。


    王蘧常先生在褒奖沙孟海书法之后,认为他的文章“皆淖极理窟,度人金针。”马国权先生也说:“沙老的文章,具有内容精辟,创见纷陈和言简意赅的特点。”


    总之,林散之的诗、书、画,沙孟海的书、印、文构成他们作为一个书法大家的显著特征。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