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书画网  中国书画春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08086
    广告

    历代中秋书画作品欣赏(1)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在中秋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里,不仅有拜月、团圆的习俗,更有许多绮丽的故事传说、诗词咏叹,为其增添许多浪漫色彩。古往今来,我们与祖先共沐在同样的月光之中,而这轮皎洁皓月也照亮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让他们怀有胸臆,用笔抒发,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吟诵中秋的书画精品,也让我们能在这喜庆的节日之中,共同怀古品鉴。汉

    在中秋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里,不仅有拜月、团圆的习俗,更有许多绮丽的故事传说、诗词咏叹,为其增添许多浪漫色彩。古往今来,我们与祖先共沐在同样的月光之中,而这轮皎洁皓月也照亮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让他们怀有胸臆,用笔抒发,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吟诵中秋的书画精品,也让我们能在这喜庆的节日之中,共同怀古品鉴。



    汉墓画像石《嫦娥奔月》,南阳汉画馆藏。“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了汉代,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不过汉以前的嫦娥多称为“恒娥”,汉代因避汉文帝刘恒名改为嫦。该画像石的画面左方刻有一月轮,内有蟾蜍;其右刻嫦娥,人首蛇躯,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后拖曲尾,双手前拱,面向月轮作飞腾状。背景中散布九颗星宿,饰以云气,体现着鲜明的汉代文化特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深刻的意味。南阳汉画像石中多有刻日轮、月轮、月食、玉兔、星宿的画面,它们与文献中的记录交相辉映,体现了汉代的天文观念和人们的信仰。



    晋·王献之(传)《中秋帖》,故宫博物院藏。“中秋”二字最早出现于《周礼》之中,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这件以“中秋”命名的法帖,现仅存3行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虽然断句未达成共识,但表达思念的情感隐现其中。在中国书法史上,《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


    横屏《中秋帖》高清赏析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诗书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广告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