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书画网  中国书画春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08086
    广告

    历代中秋书画作品欣赏(2)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宋徽宗赵佶《闰中秋月帖》,故宫博物院藏。这幅法帖是对中秋月的吟咏:“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诗文从与中秋相关的桂花、月亮等因素中生发出美好之意,营造出关于月夜的独特意境。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借

    宋徽宗赵佶《闰中秋月帖》,故宫博物院藏。这幅法帖是对中秋月的吟咏:“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诗文从与中秋相关的桂花、月亮等因素中生发出美好之意,营造出关于月夜的独特意境。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借物抒情是其抒发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法,作为皇帝又是典型文人的宋徽宗,亦少不了这种情怀。这幅法帖用笔刚健挺拔又不失妩媚,尽显帝王之书的华丽之美,又与诗境相合。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皇帝书画第一人,他的“瘦金体”至今仍为人乐道。《闰中秋月帖》是一首描绘中秋的七言律诗,用笔劲健挺拔又不失妩媚,衬托诗句本身的浓艳而优雅的气氛。



    宋·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简称《中秋诗帖》),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中秋诗帖》为宋代米芾据王献之《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为米芾所藏,后刻入《宝晋斋法帖》。此帖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无署款。


    明·文徵明《中庭步月图》,南京博物院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文人月夜访谈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少见,此图为代表作品之一。画面表现了画家与来客小醉后于秋天庭院中赏月话旧的雅会,寂静而明亮的月光,携无限情思,于画面之上浮现,并赋予中国画以新的图像内涵——与现实生活很近的亲切和悠闲。这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高雅的生活情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明中晚期,苏州地区发达的经济、市民阶层的兴起、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让文士的生活愈加清雅而闲适,园林、家居等意象成为此时文人画自觉表现的主题。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诗书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广告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