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品茶图》: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

《品茶图》 文徵明 明代
纸本设色 88.3x25.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品茶图》是著名的明代茶事画作,记述了当日的山中茶会,共有宾主三人,堂内二人对坐品茗清谈,茶童则在备水间忙着煎水,不远处桥上另有一人正趋步前来。
观画作清幽淡雅,林茂松清,小桥流水,景色别致。几上置书卷、笔砚、茶壶、茗盏等。茶寮内泥炉砂壶,炉火正炽,童子身后几案上摆有茶罐及茗盏。一场小型文人茶会即将开始。

这也正是明代文人所追求的茶舍的理想境界:“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画中题诗:
碧山深处绝纤埃,面面轩窗对水开。
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

诗后跋文:“嘉靖辛卯,山中茶事方盛,陆子传(注:陆子传即陆师道,文徵明的学生)过访,遂汲泉煮而品之,真一段佳话也。”
文徵明一生嗜茶,自谓:“吾生不饮酒,亦自得茗醉”。从跋文可知,《品茶图》正是作者文徵明和友人陆子传在林中茶舍品茗的场景。
画中几案上一壶两杯,分斟而饮。难得友朋相聚,读书品茶,乐亦在其中矣!
明人冯梦龙说:“人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文徵明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人,一生都精进勤奋。这幅画,文徵明作于嘉靖十年,时年62岁。
作者简介: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