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池塘被热浪唤醒,千万枝粉红荷花冲破碧叶的簇拥,在阳光下舒展身姿。
杨万里笔下 “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盛景在此铺展,那抹灵动的粉红既非浓妆艳抹,亦非浅淡寡味,恰如胭脂轻染的宣纸,在碧波间晕开夏日最动人的诗意。

粉荷的美,绽放在层层叠叠的花瓣里。初绽的花苞似胭脂凝成的笔尖,半藏在荷叶间,透着几分羞涩;盛放的花朵则将花瓣尽数舒展,边缘微微卷曲如少女的裙裾,外层花瓣色泽稍深,像被阳光吻过的绯红,内层则泛着莹白的光晕,渐变间藏着自然的巧思。
清晨的露珠滚落在花瓣上,顺着细腻的纹路滑落,为这抹粉红添了几分晶莹,难怪王昌龄会写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将人面与荷颜的娇美融为一体。荷叶如碧伞环绕四周,更衬得粉荷亭亭玉立,宛如涉水而来的仙子。

风过荷塘时,诗意便随荷香漫溢。粉荷的香气清而不腻,初闻淡雅如兰,细品却带着夏日的清甜,混着荷叶的清新在空气中流转。
微风拂过,花枝轻轻摇曳,花瓣颤动间似有低语,荷叶则发出 “沙沙” 的轻响,与荷花的暗香交织成盛夏的乐章。
偶有蜻蜓停在花苞顶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的景致便跃然眼前,动静相衬间,更显粉荷的灵动鲜活。

粉荷的美,更藏在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里。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盛赞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抹粉红恰是其品格的具象 —— 生于泥沼却洁净无瑕,盛放时明艳动人却不媚俗。
古代文人常以粉荷自比,借其姿态抒发高洁之志: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诗句,道尽了粉荷不加雕琢的自然之美;晏几道 “白莲池上当时月,今夜重圆” 的慨叹,则将粉荷与思念之情相连。它不仅是夏日的景致,更成为君子品格的象征。

夕阳西下,余晖为粉荷镀上一层暖金,粉红与橙黄交融,映得碧波也染上霞光。
这盛开的粉荷,以鲜活的色彩、清雅的香气与高洁的品格,诠释着盛夏的蓬勃与诗意,让每个驻足者都能在花叶之间,读懂自然的灵秀与生命的热烈。






绘画作者:青俞蘭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PC证B2-20192229号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