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书画网  中国书画春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08086
    广告

    历代中秋书画作品欣赏(4)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沈周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近世并称为“吴门四家”。沈周父祖辈皆隐居不仕,均工诗文、能书画。沈周的父亲沈恒和他的兄长“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吟诗作画”(见《明史·沈周列传》),画卷标名中的“有竹庄”,即为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根据历代著录,沈周曾多次创作表现其与友人在有竹庄中秋

    沈周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近世并称为“吴门四家”。沈周父祖辈皆隐居不仕,均工诗文、能书画。沈周的父亲沈恒和他的兄长“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吟诗作画”(见《明史·沈周列传》),画卷标名中的“有竹庄”,即为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根据历代著录,沈周曾多次创作表现其与友人在有竹庄中秋赏月的画作,如波士顿美术馆藏《十四月夜图》卷等。



    明·唐寅《嫦娥执桂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唐寅,字伯虎,擅山水、人物,诗书俱佳。其人物画工写兼擅,师承传统,线条清细,色彩雅丽,造型准确。这幅作品中描绘的月宫仙子嫦娥,裙带飘拂,神形温婉,如月光般皎洁优雅,一扫孤寂之态,多了一份美好。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之“琼台赏月”,故宫博物院藏。《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作者在人物创作的审美取向上以明代唐寅、仇英笔下的仕女画为审美标准,追求秀润飘逸的情致。此幅《琼台赏月》图描绘了描绘中秋之夜,贵妇们聚集高台,吟诗赏月的情景。《月曼清游图》册,清,陈枚绘,绢本,设色,共12开,每开纵37cm,横31.8cm。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 戊午为乾隆三年(1738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宋·马远《月下把杯图》,天津博物院藏。该作品体现了马远山水画独特的风格: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山水画为“截取式山水”,取边角小景,小中见大,世称“马一角”,虽非大山大水,却意象精微,韵味悠远,体现了马远在两宋山水画风转变上所做出的贡献。这件作品笔力劲利硬朗,构图简洁有力,画面右上题诗“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其后亦有楷书“人能无着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



    近现代·齐白石《丹桂双兔》图。历代文学作品常将玉兔喻为明月,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说。这幅图为齐白石罕见画兔题材的作品,他以兔及中秋时节的桂花,来表现中秋时节的特色。作品构图错落有致,墨色酣畅,叶脉与怒放的桂花相映成趣,意在营造一种中秋雅趣。相关的意境,亦见于齐白石的《中秋清饮图》。




    《嫦娥》为张大千先生于1935年所画,签题是由著名花鸟画家于非闇先生题写的:“嫦娥图,大千社兄画赠晓东社长,乙亥秋九月,非厂题签。”晓东为北京印社副社长戚晓东。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张大千》一书中记载了张大千与于非闇的相识。张大千与于非闇早在20年代末就在北平相识。张大千二三十年代好胜又好动,经常来往于北京,观摩、旅游、举办画展、结交名流前辈。画坛同道也颇钦佩他的才学和为人,尤其是年长大千11岁的于非闇与长须飘忽、才学纵横的大千性情投契,以其报人的身份不断地为大千撰文宣扬,这样,大千的声明也在北京渐渐地响亮起来。说起张大千与于非闇就不得不提起三十年代发生在北平画界的徐、张笔战之事。


    1933年冬天,张大千应中国画学研究会的邀请,前往北平参加画学会在稷园(今中山公园)举办的秋季联展。在这次联展上中有一幅张大千与于非闇合作的《仕女扑蝶图》,尤引人注目。画中是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旁边有一仕女执扇作扑蝶状。图上有大千题诗:“非闇画蝴蝶,不减马香江。大千补仕女,自比郭清狂。若令徐娘见,吹牛两大王。”诗中的马香江指明朝以画兰著称女画家马湘兰,郭清狂指明朝画家郭诩。


    当颇有名望的徐燕荪在画展上看到这幅《仕女扑蝶图》后,认为大千在有意公开侮辱他,愤怒之下,聘请当时在北平很有名气甚大的梁柱大律师,呈状于地方法院,控告张大千恶意侮辱。大千也不甘示弱,聘请曾代理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时任北京政法大学校长的江庸律师为他辩护。江庸是梁柱的老师,由于这种关系,又经傅增湘和中国画学会会长周养庵从中调停,官司没有打起来。但徐和张也由此结下积怨,并引起了一场长达两年之久的笔战。在这场笔战中,于非闇成了张大千的代言人。徐燕荪在《小实报》上撰文挑战,于非闇在《北平晨报》副刊及画刊上发文应战。一个剑拔弩张,一个皮里阳秋;一个博古通令,一个议论纵横;一个要保持北方画派的传统,一个想引进南方画派的新风。正是在这场笔战中,张大千连年在北平举办画展,誉满京华;也正是在这场笔战中,于非闇与张大千成了莫逆之交。


    于非闇不仅在张大千的画艺事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是张大千与三夫人杨宛君的红娘与媒人。1935年夏天,张大千来到北平在中山公园举行画展,偶遇杨宛君,初遇相谈甚欢,这也要归功于于非闇的引荐以及在旁不断地敲边鼓,帮老友说好话。最后更是帮老友去杨宛君家作媒,说动了宛君的父母,终使这一对才子佳人于当年10月喜结良缘。


    包立民先生评论:张大千的人物画从绘画风格上看早期的仕女人物确受海派人物画家的影响,他最早学过改琦、费晓楼,后又学任伯年、华新罗、唐伯虎,走的是媚而不俗、秀而不佻的道路。与一般海派仕女画家不同的是,他能写生,他笔下的造型,不光是古人粉本的翻版,而是取之于生活中的少妇少女(尤其是他亲近的女性),诸如被称为“美人胚子”的二夫人黄凝素,被称作“唐美人”的三夫人杨宛君,以及韩国恋人春红,北平恋人怀玉都曾当过他的“模特儿”,移花接木地移入了仕女造型。《嫦娥》中月桂树下的嫦娥怀抱玉兔,神态和安,给人以亲近之感,正属于张大千早期仕女人物之典型特色。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诗书画

        xxx

        0文章
        0总阅读
          广告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