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人人书画网  中国书画春晚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8808086
    广告

    他给儿子随手画了幅样稿,1000年后成了名画!网友:这爹当的合格!

    200-01-01

    阅读:0

    评论:0

    举报

    [摘要] 谁能想到,1000 年前一位老爸给儿子画的 “临摹作业”,如今竟成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这位 “神仙老爸” 就是五代画家黄筌,而那幅画满知了、蚂蚱、小家雀的绢素,不仅见证了他的画技封神,更藏着一段笑料百出的亲子时光 —— 网友说得通透:“这当爹的指定带儿子抓了不少昆虫鸟雀,不然怎么能画得这么逼真?”话说当年


    谁能想到,1000 年前一位老爸给儿子画的 “临摹作业”,如今竟成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这位 “神仙老爸” 就是五代画家黄筌,而那幅画满知了、蚂蚱、小家雀的绢素,不仅见证了他的画技封神,更藏着一段笑料百出的亲子时光 —— 网友说得通透:“这当爹的指定带儿子抓了不少昆虫鸟雀,不然怎么能画得这么逼真?”



    话说当年的黄居宝,大概也是个坐不住的调皮蛋,对着枯燥的画谱愁眉苦脸。


    换作普通家长,或许早就拿出 “棍棒教育” 催他练字,但黄筌偏不按常理出牌。既然儿子喜欢追着蚂蚱跑、盯着小鸟看,不如就把大自然变成画室!


    于是乎,五代的庭院里经常出现搞笑一幕:大画家黄筌穿着宽袍大袖,蹲在草丛里跟儿子一起 “伏击” 蚂蚱,时而屏住呼吸扑天牛,时而踮着脚尖追麻雀,活脱脱一对 “自然观察员父子档”。


    想必黄居宝每次出门都满载而归,手里攥着知了,兜里揣着蜜蜂,连头发上都可能沾着草叶,而黄筌则一边帮儿子整理 “战利品”,一边偷偷记下昆虫振翅的弧度、小鸟啄食的姿态。



    这份 “摸鱼式带娃”,最终凝结成了那幅传世样稿。


    别看清宫标注的是 “黄筌写生册”,说白了就是给儿子的 “生物图鉴 + 绘画范本”。


    你看那只小家雀,嘴角还带着嫩黄,网友直呼 “细节控老爸实锤”—— 这分明是父子俩蹲在树枝下,盯着刚出巢的幼鸟看了半天才画出来的;再看那只蚂蚱,后腿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连翅膀上的细纹路都根根分明,大概率是黄居宝抓了十几只蚂蚱轮番当 “模特”,逼得蚂蚱都快成 “御用模特” 了;还有那只马蜂,翅膀半张着,仿佛下一秒就要飞出来蛰人,说不定是黄筌某次被马蜂蛰了手,还不忘叮嘱儿子:“快记下来,它翅膀张开就是这个样子!”



    《写生珍禽图》尺幅不大,却在有限的绢素空间中容纳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在这幅作品上,黄筌用细密且劲挺的线条,一丝不苟地勾勒出昆虫、鸟雀及龟类等共 24 只动物的轮廓。


    每一根线条都仿佛是对生命形态的精准捕捉,细腻地呈现出动物们的外形特征。而后,他又以浓丽而不失雅致的色彩,层层敷染,赋予这些动物鲜活的生命力。


    不得不说,黄筌的教育方式堪称古代 “素质教育天花板”。


    他从不用 “你要好好画画” 的大道理说教,而是用 “抓昆虫”“观小鸟” 的趣味互动,让儿子在玩中学。


    黄居宝拿着老爸画的样稿临摹时,脑子里浮现的肯定不是枯燥的技法,而是和老爸蹲草丛、追飞鸟的快乐时光:画知了时,想起老爸教他 “知了的翅膀要薄得像纱”;画白头翁时,记得老爸说 “它的头顶白毛要淡得通透”。


    这份带着生活气息的教学,比任何画谱都管用,也让黄居宝后来成了北宋画坛的名家,完美继承了老爸的 “写生绝技”。(这画,大概后来也成为黄居宝弟弟黄居寀的学习资料。父子三人合称"诸黄"。)



    更有意思的是,这幅样稿能流传千年,大概连黄筌自己都没想到。


    当年他画完可能还叮嘱儿子:“好好练,下次咱们再去抓马蜂写生!” 压根没把这当成传世之作。


    可偏偏是这份不带功利心的亲子互动,让画作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那些昆虫鸟雀不再是冰冷的绘画对象,而是父子俩共享的童年记忆,是黄筌对儿子最温柔的陪伴 —— 毕竟不是每个老爸都愿意放下身段,陪儿子蹲在地上看一下午蚂蚱,更不是每个画家都愿意把顶尖画技,藏进给儿子的 “作业范本” 里。



    如今我们隔着玻璃欣赏这幅名画,看到的不仅是 “黄家富贵” 的绘画风格,更能脑补出 1000 年前的温馨画面:阳光正好的庭院里,老爸拿着画笔,儿子凑在旁边叽叽喳喳,指着画纸上的蚂蚱喊 “爹,它的腿画短了!”


    或许还有黄居宝不小心把墨汁溅到画稿上,父子俩相视一笑,又接着修改的场景。网友调侃 “抓了不少昆虫鸟雀”,其实抓的哪里是昆虫,是儿子的好奇心,是父子间的默契,更是藏在时光里的温情。



    原来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强迫与灌输,而是像黄筌这样,顺着孩子的天性,把陪伴藏进兴趣里。


    1000 年过去,蚂蚱会飞走,小鸟会远去,但那份藏在画稿里的父子情,却随着笔墨流传至今,成了比名画更珍贵的传世之宝。


    试想如果黄居宝能穿越到现在,看到网友的调侃,大概会笑着点头:“没错,我爹当年为了教我画画,真的带我抓遍了整个院子的蚂蚱!”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书画小艺

        xxx

        0文章
        0总阅读
          广告
          广告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