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诀百韵歌》概述

明代的韩道亨本和托名王羲之的版本(实为宋代或更早的托古之作)和托米芾集王羲之《草诀百韵歌》”是三大主要系统,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草诀百韵歌》早期版本

《草诀百韵歌》米芾集王羲之本

《草诀百韵歌》韩道亨本
《草诀百韵歌》三大版本核心对比
对比维度 | 托名王羲之本(古本/源头) | 托名米芾集王本(行书别支) | 韩道亨墨迹本(定本/正脉) |
作者/成因 | 宋代前后书家伪托,借“书圣”之名立威。 | 后世书商或文人伪托,借米芾“集古字”之名,拼凑王羲之字迹而成。 | 明代书法家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亲笔书写,作者明确。 |
核心性质 | 草书歌诀的早期雏形。 | 以行书字迹拼凑的草书口诀,是概念上的“嫁接”产物。 | 体系完备的草书教科书,亦是完整的书法艺术作品。 |
内容韵数 | 通常为 76韵(380字),内容相对古朴。 | 韵数不固定,多为沿袭古本的76韵,但亦有增删。 | 稳定的 102韵(510字),内容最丰富,编排最系统。 |
书法面貌 | 版本繁杂,多为刻本,书风不一,与王羲之真迹相去甚远。 | 字字源于王羲之行书(主要来自《集王圣教序》),但字间缺乏行气,是“书法字典”式的拼合。 | 纯正、连贯的草书,为韩道亨个人书风(秀美流畅),笔意连贯,气韵生动。 |
优点 | 保留了歌诀的早期形态,有文献价值。 | 是学习王羲之行书单字的绝佳辅助材料,审美价值高。 | 1. 权威可靠: 作者、年代明确。 |
缺点/局限 | 体系不完善,传播中版本混乱,不适合作为现代入门教材。 | 书体错位,用行书诠释草法,极易误导初学者,不能用于学习草书。 | 几乎无缺点,是公认的集大成之作。 |
学习建议 | 仅供了解历史渊源与研究参考。 | 仅推荐给已明确其本质、并希望学习王羲之行书的进阶者。 | 强烈推荐给所有草书初学者,是入门和深造的不二之选。 |
一句话总结:

·学草书源流,可看 “托王本”;
·学王字行书,可参 “集王本”;
·但要真正学会草书,必持 “韩道亨本”。
核心结论与选择建议
1. 韩道亨本是“优化版”和“标准版”
韩道亨在宋本的基础上,对歌诀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筛选和优化。他写的版本内容更丰富(102韵 vs 76韵),分类更科学,口诀也更精炼易懂。
我们今天市面上最常见的、书法爱好者临习的,绝大多数都是韩道亨的版本。它被视为《草诀百韵歌》的定本和最佳入门版本。
2. “王羲之版”是“源头版”和“文化符号”
假托王羲之是古代常见的营销策略,旨在为这本入门读物“镀金”。虽然它不是王羲之写的,但其内容渊源有自,保留了更早时期对草法的理解。
对于专业研究者,比较两个版本的异同,可以窥见草法口诀的演变历程。
总结:
“王羲之版” 像是经典的 “初代草案” ,奠定了基础。韩道亨版则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 “官方正式版” 或 “终极优化版” ,内容更全,体系更优,更适合学习和传播。
因此,对于现代学习者而言,直接学习韩道亨的版本是最高效、最可靠的选择。 它代表了《草诀百韵歌》这一书法教学工具发展的最高峰。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PC证B2-20192229号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